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才 华 |
性 别 |
男 |
|
|
所属专业 |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工) |
出生年月 |
1977-02-19 |
|
研究方向 |
传感与信号处理(工) |
学历/学位 |
工学博士 |
|
职 称 |
副教授 |
职 务 |
|
|
电子邮箱 |
caihua@cust.edu.cn |
联系电话 |
13804313876 |
|
工作经历 |
2000年0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应用电子专业,获得学士学位;2005年07月,毕业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12月,毕业于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1年03月至2012年03月,瑞典皇家理工大学片上高性能计算实验室访学,从事多核处理器架构设计;2016年06月,长春理工大学博士后出站。 长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与无线通信方向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无线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包括通信信号处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认知无线电,云基站; (2)图像处理、机器视觉与人工智能算法; (3)嵌入式系统软硬件平台及应用技术研究; (4)多核/众核SoC体系架构研究; (5)光电检测装置设计。 |
|||
科研情况 |
近几年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6项,主持完成横向项目2项。目前,主持纵向项目2项。 1、2014-2016, 吉林省科技厅高性能计算子课题-云计算与物联网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研究,主持人 2、2014-2015,面向异构网络融合的车联网体系架构研究,企业横向课题,主持人 3、2015-2016 Floyd算法改进及图形化展示实现与测试 一期, 企业横向课题,主持人 4、2015-2017,片上网络多播通信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项目 主持人 5、2017-2018,吉林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多视点特征学习的目标跟踪算法研究,主持人 6、2017-2020,吉林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基于云的虚拟互动科技馆及应用示范,主持人 7、2023-2024,基于多谱段融合的偏振成像识别技术,中科集团重点实验室项目,主持人 8、2024-2025,空间多模态成像智能融合检测技术研究,西光所飞行器光学成像与测量技术重点实验室,主持人
|
|||
论文专利 |
目前,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10余项,近几年部分论文-专利目录如下: 1、基于隐式关键点互联的人体姿态估计矫正器算法,2023年10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一作者 2、基于多尺度候选融合与优化的三维目标检测算法,2023年10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一作者 3、 基于注意力机制和特征融合的语义分割网络,2023年9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一作者 4、基于轨迹优化的三维车辆多目标跟踪,2023年5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一作者 5、基于自适应圆边际的深度人脸识别算法,2021年9月,兵工学报,第一作者 6、行人多目标跟踪算法,2021年9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通信作者 7、基于双重注意力机制的深度人脸表示算法,2021年7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通信作者 8、基于动态模板更新的孪生网络目标跟踪算法,2021年3月,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第一作者 9、基于Adaboost首帧检测的时空上下文人脸跟踪算法,2020年3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通信作者 10、基于字典学习改进的时空上下文算法,2019年11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通信作者 11、基于多纹理CS-LBP特征的多视角人脸检测算法,2018年5月,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通信作者 12、基于SURF特征的栈式自编码网络人脸对齐算法,2018年3月,液晶与显示,通信作者 13、基于知识图谱嵌入与路径信息的多跳检索方法和系统,发明专利,CN202310371221.9,第一发明人,发明公开 14、基于关键点互联的被遮挡人体姿态估计矫正器及矫正方法,发明专利,CN202310269431.7,第一发明人,发明公开 15、基于孪生网络框架的特征分级嵌入目标跟踪的方法,发明专利,CN202311238943.3,第一发明人,发明公开 16、一种基于文本引导图像块筛选的多模态表征学习方法,发明专利,CN202311334146.5,第一发明人,发明公开 |
|||
实验室与设备 |
实验室具备种类丰富的嵌入式、计算机视觉和高性能计算等设备 |
|||
其它情况 |
2020年,2020年吉林省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大赛,省1等奖1项 2021年,吉林省大学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省1等奖1项,省2等奖1项 2023年,研究生数学建模,国2等奖1项 2023年,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省2等奖2项 2023年,大唐杯信息通信技术大赛,省1等奖1项,省2等奖3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