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导师

许红梅


电信学院研究生导师个人简介

许红梅



从事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出生年月

1971.11

研究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

纳米测量与操纵

生物信息学

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教 授

电子邮箱

holly_89301@cust.edu.cn

联系电话

13504428589

个人科研简介

1993年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学士学位1996年获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物理电子学与光电子学专业硕士学位,2009年获长春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96年至今,长春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任教,期间:2008-2009东南大学信息学院开展国内访问工作;2012-2013年赴德国和法国参加中欧合作科学研究项目,从事纳米操纵方向研究工作;2014.11-2014.12 芬兰坦佩雷理工大学 短期访问2018.9-2018.9 英国华威大学 短期访问;2019.8-2018.9 俄罗斯科学院 短期访问。 2009年加入长春理工大学纳米测量与制造技术中心进行工作,主要从事信号检测,信号与信息处理以及纳米操纵与制造方向的研究。近几年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相关方向SCI/EI论文40余篇

科研奖励、科研项目

5年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主要有:

1 基于AFM的磁性纳米粒子操纵及细胞特性测试技术省级,2024-2026;

2 基于AFM的电化学微纳增材制造系统研制省级,2024-2026;

3 基于激光干涉锁相拼接的3D周期性立体维纳结构模板制造技术国家级,2023-2026;

4 非共面多光束激光干涉光场分布规律及三维空间光场调控机理国家级,2023-2026;

5 激光干涉光场调控与LCD投影耦合微纳增材制造研究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021-2025

发表论文、

授权专利

近几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 High precision tracking analysis of cell position and motion fields using 3D U-net network models, Computers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54 (2023) 106577.SCI检索)

(2) Machine learning prediction models for AFM virtual imaging system,ICAACE2023.EI检索)

(3) GOSGAN: An Adaptive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Imaging Repair Model for Cell Scanning,ICCSMT2022,EI检索)

(4) 原子力显微镜的分数阶PID控制设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21, 35(5).(科技部梯队期刊

(5) Scanning control of atomic force microscope based on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IEA2021, 219-266. EI检索)

(6) Improved DNA straightening and attachment via optimal Mg2+ ionic, Micron, 2019, 124, 102678~1-102678~5. SCI检索)

(7) Improving Adhesion Between Nanoparticles and Surface of Mica, Plasmonics, 2019, 15, 399-407. SCI检索)

(8) Fabrication of silicon nanostripe structures by laser-interference-induced backward transfer technique,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9, 489, 983-988. SCI检索)

(9) 原子力显微镜系统FAIT-PI控制器设计,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9, 33(11), 53-61.(科技部梯队期刊)

发明专利

(1)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 AFM 虚拟成像系统,2023102184244;

(2) 一种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细胞骨架参数测试技术,2023105757801;

(3) 基于深度学习的AFM目标点定位轨迹规划系统及方法,2025100489961;

(4)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与蚁群算法的细胞跟踪技术方法,2023106780472;

(5) 一种基于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AFM虚拟成像系统,2023102184244;

(6) 一种DNA分子的定点编辑的方法, ZL2016112311142.

(7) 一种搬移磁性纳米粒子的操纵方法, ZL2016110303387.

(8) 一种生物细胞超声原子力显微检测系统和方法, ZL201610251286X

招生信息

研究生培养条件:

1国家级/省级科研平台;

2多项在研国家级及省级科研项目。

年指导研究生中有多人获得获得省级/校级优秀硕士论文,有2人获国家奖学金,有15人获研究生学科竞赛国家级/省级奖项。

研究生培养方向:

1博士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地:吉林长春或广东中山

培养研究生学科及方向:

信号与信息处理-主要研究面向生命健康的细胞生物信息检测技术及检测系统智能化,涉及信号作用机理检测、成像技术及图像处理

2硕士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地:吉林长春或广东中山

培养研究生学科及方向:

1)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硕)

需求1:生物信息学-主要涉及细胞信息的采集、处理、分析、可视化的方法与技术检测技术、数据分析及建模等。

需求2: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涉及检测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图像处理,机器学习等。

2)控制工程(专硕)

需求:纳米操纵与制造技术-涉及显微镜测试系统中的控制模型及算法,提高弱信号检测的维度及精度

(3)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硕)

需求:面向生物信息检测的芯片技术。

4)通信工程(专硕)

需求基于人工智能的信号检测与信息处理-涉及信号检测原理、方法及数据分析及处理。

发表时间:202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