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导师

刘智





学位 / 职称

社会荣誉

工学博士、教授

国家级荣誉

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

教育部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核心成员

出生日期

中组部、中宣部、人社部、科技部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成员

1971 4

省部级荣誉

吉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07

联系方式

长春市 第七批优秀青年大学毕业生2008

liuzhi@cust.edu.cn

首批 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2011

现任职务

长春理工大学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空间光电技术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招生信息ENROLLMENT INFORMATION

招生层次

0810信息与通信工程

学 硕

081000信息与通信工程

080300光学工程

专 硕

085408光电信息工程

085402通信工程 (含宽带网络、移动通信等)

研究方向 RESEARCH FOCUS

空间激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优化技术

本方向聚焦空间激光通信链路的高效传输与稳定性提升,针对星地/空空/空地等长距离、动态激光通信链路应用场景,探索大气湍流特性监测、预测、补偿等关键技术。通过智能控制算法与自适应补偿机制,抑制链路能量衰减及大气湍流的干扰等影响,揭示平台运动振动特性、大气信道环境时变特性等对通信链路质量的影响规律,实现高码率、低误码的可靠通信。研究结合数字信号处理、先进调制解调和编解码技术方案,对通信链路的发散角/接收视场、功率等光束参数以及码型、速率等调制参数进行实时优化,实现激光通信链路各节点之间实现稳定可靠的信息传输,推动空间激光通信向更高带宽、更长距离及更轻量化方向发展,为卫星互联网、深空探测等应用提供核心支撑。

工业装备性能参数光电动态检测技术

本方向针对智能制造和国防工业装备的性能自动检测技术需求,致力于解决智能制造与国防工业领域装备性能自动检测的核心技术难题.聚焦非接触式光电动态测试方法创新与工程应用,重点突破复杂工况下装备多维参数的高精度、高实时性检测技术瓶颈。研究内容涵盖动态信道特性、时序特性、光学特性、跟踪特性、姿态稳定、轴线标定及静平衡等关键参数的动态测量,以及多尺度大气湍流、气溶胶散射及温压变化的高保真仿真平台,形成覆盖激光、红外、力学等多物理场协同检测的技术体系,为高端装备研发、生产调试及在役维护提供智能化检测解决方案。










目标检测识别跟踪与视觉三维定位技术

本方向聚焦移动平台(如无人机、无人车)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智能感知与自主决策技术,围绕高精度三维定位、多目标协同感知及实时任务规划等核心问题,构建感知-建模-决策-执行一体化技术体系。研究内容涵盖视觉三维定位、多模态传感器融合、深度学习驱动的目标检测跟踪算法及多智能体协同SLAM(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技术,旨在提升移动平台在未知或非结构化场景中的环境理解能力与自主作业水平,服务于智能制造、灾害救援、智慧城市等高价值领域。

复杂环境下目标识别、检测和跟踪技术

本方向聚焦航空平台(如无人机、卫星)搭载的可见光、近红外(NIR)及中波红外(MWIR)多谱段传感器,在复杂地表背景(如植被覆盖、建筑密集区、夜间环境)下的目标智能感知难题。通过多光谱数据融合与深度学习算法优化提升全天候、全时段感知能力,研究高精度目标检测、实时跟踪及抗干扰技术,解决单一谱段成像的局限性(如可见光受光照限制、近红外穿透性不足、中波红外细节模糊)及复杂场景中的目标遮挡、运动模糊等问题,结合三维重建与语义地图增强态势理解深度,服务于军事侦察、灾害应急、农业监测等领域的智能化应用。

教育经历 EDUCATION

2004-2006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机械电子工程,博士后

2001-2004年,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光学工程,博士

1998-2001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硕士

1989-1993年,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应用电子技术,学士

工作经历 APPOINTMENTS

1993-2001年,电子工程系,系副主任

2002-2004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

2005-2010年,教务处,副处长

2011-2017 年,研究生院,副院长

2018-至今,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学术兼职ACADEMIC APPOINTMENTS

行业协会任职:

中国C3D产业联盟副理事长。

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空间信息通信技术专委会、智能指挥调度专委会和C4ISR理论与技术专委会委员。

中国图象图形学会智能边缘计算专委会委员。

政府与学术组织任职: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技委委员。

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

中国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工程学会、中国兵工学会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

评审与宣讲任职:

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中国科协)宣讲专家。

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通信评议专家。

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专家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评审专家。

期刊相关任职:

IEEE PhotonicsOptics ExpressApplied OpticsOptic Communications等期刊审稿人。

MDPI PhotonicsFrontiers i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s 等国际期刊光通信专辑主编。

《液晶与显示》《应用光学》中文核心期刊编委。

讲授课程 COURSES TAUGHT

本科生:

《数字图像处理》、《学科技术发展前沿

研究生:

《空间激光通信技术与应用》(前沿技术专题)

《固态成像技术与应用》(交叉学科课程)

科研项目 RESEARCH PROJECTS

  1. 新型电控柔性可调激光偏振调制组件,吉林省科技厅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007-2009

  2. 基于液晶的激光偏振参数检测技术研究,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8-2010

  3.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激光偏振特性及其应用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7-2009

  4. 基于虚拟仪器的激光器性能参数综合测试仪,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6-2008

  5. 大气信道无线激光通信技术及应用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重大课题,2009-2010

  6. XXXX系统自适应校正技术研究,国防应用基础项目,2009-2011

  7. 大气信道激光偏振传输特性仿真及实验研究,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2011-2012

  8. XXXX在大气、海水中传输特性研究,国防应用基础重点项目,2011-2015

  9. 基于偏振移位键控的大气激光通信关键技术研究,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12-2015

  10. 双波段红外辐射模拟源,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2013-2018

  11. XX照射性能监测系统,原总装备部项目,2014-2020

  12. 下一代三维显示技术与产业研究,工信部电子科技委战略咨询项目,2018-2019

  13. 新型显示核心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工信部电子科技委战略咨询项目,2019-2020

  14. 面向2035的空间信息网络安全与激光通信组网发展战略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应急管理项目,2019-2021

  15. XXXXXXX关键技术研究,军科委创新特区项目,2019-2020

  16. 吉林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战略咨询课题,2019-2020

  17. 风力发电机主轴运行状态多维参数综合实时监测系统,企业委托,2020-2021

  18. 轴系静平衡数字化检测与智能辅助装配系统,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2021-2022

  19. 激光光斑监测设备研究,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2021-2022

  20. 动平台一对多激光通信光束参数实时优化与收发控制自适应补偿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叶企孙基金项目,2022-2025

  21. 基于多源侦察图像的实时目标自动识别设备,中航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2022-2023

  22. 基于LC-SLM的通信光束散角优化控制技术研究,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2024

  23. 吉林省人工智能+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战略咨询课题,2021-2022

  24. “双碳强省”目标下大气环境碳排放光学检测路径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战略咨询课题,2023-2024

  25. 以卫星激光通信为牵引加快促进吉林省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战略咨询课题,2023-2024

  26. 基于时变物理模型的大气影响智能抑制技术,航天五院508所前沿基础课题,2023

  27. 高灵敏XXXX测试单元研制,中电集团27所,2023-2024

  28. 深空激光通信链路传输性能优化仿真技术,航天科技集团五院,2023-2025

  29. 人工智能时代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地合作战略咨询课题,2025-2026

  30. 吉林省XXXX战略研究,吉林省军民融合办公室战略咨询课题,2024-2025

  31. 基于多源图像融合的无人机对地目标检测方法研究吉林省教育厅科技项目2025-2026

  32. 基于扩散模型长时多目标跟踪关键技术研究,符号计算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5-2026

  33. 星地微波和星地/星间激光通信融合组网关键技术研究5G承载工作组发展战略课题2025-2027

  34. 红外辐射器电控系统研发,黄鹄科学技术公司,2024-2025

发表论文 PUBLICATIONSpart

  1. 倪小龙, 宋卢军, 姜会林, 付强, 刘艺, 张肃, 刘智,对流湍流池湍流特性与真实大气对比实验研究,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15.

  2. 倪小龙,刘智,姜会林等, 采用图形处理器加速的部分相干光实时生成方法,光子学报, 2016.

  3. Ni XiaolongLiu ZhiChen ChunyiJiang HuilinFang HanhanSong LujunZhang SuGraphic processing unit accelerated real-time partially coherent beam generator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 82(2016):62-69

  4. 孟策,刘智,姚海峰,倪小龙,薛新松.Cascaded constant modulus equalization algorithm in wireless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SPIE. Fifth Conference on Frontiers in Optical Imaging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s2017.

  5. Yao HaifengNi XiaolongChen ChunyiLi BoZhang XinmengLiu YiTong ShoufengLiu ZhiJiang HuilinPerformance of M-PAM FSO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atmospheric turbulence based on APD detectorOptics Express2018.

  6. Yao HaifengNi XiaolongLiu ZhiChen ChunyiLi BoZhang XinmengTong ShoufengJiang HuilinExperiment demonstration of 4-PAM for high-speed indoor free-space OW communication based on cascade FIR-LMS adaptive equalizerOptics Communications2018

  7. 姚海峰,倪小龙,陈纯毅,佟首峰,姜会林,刘智,基于脉冲激光在大气中传输的信道补偿,光学学报,2018.

  8. 赵嘉旭,刘智,倪小龙,姚海峰,大气湍流脉冲展宽特性研究,中国光学,2018.

  9. 刘艺,刘智等,双向大气信道激光传输的信道互易性研究,中国光学,2020.

  10. 常亦迪,刘智,卫星平台有限消光比脉冲位置调制系统性能分析,光学学报,2020.

  11. 张小琪,刘智,采用分区法生成稀疏谱湍流相位屏,应用光学,2020.

  12. 高思远,刘智等,空间激光通信中变步长CMA-LMS均衡算法,光通信技术,2020.

  13. 丛明慧,倪小龙,刘 智,姚海峰等,激光大气传输相位屏的时间相关性测量,光通信技术,2020.

  14. 佟欣,刘智,高思远. 空间激光通信中变步长 CMA-LMS 均衡算法[J]. 光通信技术,2020.

  15. ChangyidiLiuzhi.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n all-optical double-hop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sidering fiber couplingApplied Optics2021.

  16. LiuyiLiuzhiLaboratory Measurements of the Influence of Turbulence Intensity on the Instantaneous-Fading Reciprocity of Bidirectional Atmospheric Laser Propagation LinkApplied Sciences2021.

  17.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PPM FSOC System with APD Detector Considering Atmospheric Turbulence Channel and Fiber CouplingOptical Engineering2022.

  18. Qingfang Jiang, Zhi Liu, Haifeng Yao, Zhonglin Luo, et al.Performance of Adaptive Bit-Interleaved Polar Coded Modulation in FSOC System, [J]. Photonics2024.

  19. 刘智,蒋青芳,刘树通,田少乾,刘显著,于佳鑫,赵建彤,姚海峰,董科研.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组网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光学,2024

  20. 蒋青芳,姚海峰,刘智,刘树通,王宏利,郭昱佑.Gamma-Gamma信道下基于并行交织极化码的误码性能研究,[J].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2024.

  21. 陈亚玲、解科、明成泽、高士明、蒋青芳、刘智、姚海峰、董科研, All-in-One BPSK/QPSK Switchable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for Adaptive Free-Space Optical Communication Links, [J]. Photonics2024.

  22. 郭昱佑,刘智,姚海峰,蒋青芳,梁红艳, Research on adaptive coding modulation technique of atmospheric optic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LDPC code, ICAIT, 2023.

  23. 王建兵,姚海峰,刘智,董科研,刘树通, 基于椭圆拟合法的湍流扰动光斑质心提取研究,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 2023.

  24. 杨亚欣 ,姚海峰 ,刘智 ,臧景峰 ,赵建彤 ,田少乾 ,曹钟予,基于复合相位屏的光传输多孔径接收特性研究,应用光学,2023.

  25. 王宏利,刘智,陈广秋,姚海峰,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tmospheric Laser Communication Turbo Code based on Improved MAX-Log-MAP AlgorithmNNICE2024.

  26. 王金博,高士明,刘智,宋鸿飞,董科研,不均匀大气烟雾信道的空地光通信性能及上下行链路差异分析,激光与光电子进展,2024.

  27. 曹陈铭,刘智,张肃,林鹏,蒋青芳,王合龙,航空平台气动光学效应对激光通信光束影响研究,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24.

  28. 赵建彤,刘智,姚海峰,蒋青芳,杨亚欣,激光传输大气湍流效应复域仿真模拟方法研究,激光与红外,2023.

  29. 景刚,刘智,林鹏,刘树通,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附面层效应模拟,光子学报,2023.

  30. 张鑫,高士明,刘智,蒋青芳,孟立新,王和龙,董科研,Impact of Mo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irborne Platform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pace Laser Communication Links[J]. Photonics2024.

专利PATENTSpart

  1. 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基于液晶的光强自适应控制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08.

  2. 一种用于对非标准数字视频自适应转换及显示的装置,国家发明专利,2012.

  3. 基于Zigbee网络的入侵报警、图像记录及传输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12.

  4. 基于液晶的嵌入式偏振态测量仪,国家发明专利,2012.

  5. 微型无人机群自治管理数据链路,国家发明专利,2013.

  6. 基于卷帘式快门的CMOS数字相机测定机动车速度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3.

  7. 激光光束相干度与束散复合调控方法角,国家发明专利,2018.

  8. 能够提高单模光纤空间光偶和效率的两级空间光耦合装置,国家发明专利,2018.

  9. 可见光并行传输视频的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

  10. 采用多个可转动置顶端的多用户可见光通信装置及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

  11. 一种智能多点实时三维交互头盔显示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19

  12. 一种基于角度的远场图像畸变校正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20.

  13. 一种自动校正视觉误差的激光能量探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0.

  14. 一种双相机透视畸变校正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20.

  15. 机载多光轴光学载荷光轴一致性标校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0.

  16. 一种光学系统及其畸变校正方法及系统,国家发明专利,2020.

  17. 一种基于单相机的激光空间特性动态监测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2.

  18. 一种复杂光学环境下激光动态回波衰减信号野外模拟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19. 一种面向FSO系统的中继激光通信编码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20. 一种 FSO 系统中基于 LDPC-PPM 的自适应编码调制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21. 一种湍流扰动下激光光斑质心提取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22. 一种模拟大气湍流幅度畸变和相位畸变特性仿真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23. 一种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多孔径接收性能数值仿真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24. 一种用于大气激光通信的Turbo码变交织深度编译码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23.

出版著作PUBLISHED WORKS

  1. 刘智,赵义武等,基于偏振移位键控的大气激光通信关键技术,科学出版社,2018

  2. 刘智,田润澜, CMOS图像传感器在星敏感器中的应用研究,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

  3. 赵义武,刘智等,基于二元BOX样条的多进制细分算法,科学出版社,2018

  4. 赵义武,刘智等,大气激光通信系统中光束初始参数优化技术研究,科学出版社,2019

  5. 佟首峰,刘智等,王天枢,近地激光通信,国防工业出版社,2017

  6. 刘智,赵义武等,平流层激光通信组网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

  7. 刘智,三维显示技术与产业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24


获奖情况 HONORS and AWARDSin recent five years


  1. 刘智(1/1),吉林省教育厅新世纪科学技术优秀人才,吉林省,吉林省教育厅,2011

  2. 刘智(4/7), 中央和地方共建高校做好两服务,培养高素质创新应用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吉林省, 吉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

  3. 刘智(14/15),XXXX试验,总装备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2009

  4. 刘智(2/6),大激光通信系统中基于液晶的自适应稳光技术,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8

  5. 刘智(4/6)嵌入式偏振态测量仪,吉林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19

  6. 刘智(13/15)宽带可调谐多波长光纤激光器关键技术与应用,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18

  7. 刘智(8/15)偏振光传输测试与成像探测技术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1

  8. 刘智(11/15)近地空间激光通信组网技术及应用,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



科研条件SCIENTIFIC RESEARCH


实验室与设备

拥有“空间激光通信传输性能优化实验室”、“一对多激光通信链路实验系统测试平台等专业设施,配备冷热对流式大气湍流模拟系统、高精度光谱仪、宽带数字存储示波器、帧频数字相机、短波红外相机、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等先进仪器设备

团队与合作

团队核心成员 20 余人,含教授3人、副教授5人,年均发表 SCI/EI 论文20余篇,支持学生参与各种研究生学术创新竞赛和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如 OFCCLEOICAIT、无线光通信与组网技术论坛)。

信息支援部队、南京大学、航天科技集团、航空工业集团、兵器工业集团、长春奥普光电、长春算力中心、长春光客科技、长春易励光电单位建立密切合作关系,提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环境。


招生优势ENROLLMENT ADVANTAGES


科研平台支撑:

依托 空间光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科研平台)“光信息传输与控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配备大气湍流模拟系统、激光通信测试系统、一对多同时激光通信演示试验验证装置等先进设施。

科研项目实践:

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军科委创新特区、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等30余项国家级 /省部科研项目,提供充足科研经费与工程实践机会。

技术团队赋能:

隶属于教育部 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防科技创新团队,与航天五院、中航工业613、中电集团11等建立深度合作,支持联合培养与企业实践。

交叉学科融合:

聚焦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融合,提供跨领域研究资源与学术交流平台(如国际期刊审稿、学术会议资助)。

就业前景广阔:

毕业生优先推荐至航天院所、国防单位、高校及省内外信息类高新技术企业。




发表时间: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