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校友们、朋友们: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辞旧迎新的喜悦时刻,我们向全师生、海内外校友以及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界人士,致以新年的美好祝福!

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学校党委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为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推进党建、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学院发展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是党建引领踔厉奋发的一年:学院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活动,以思想伟力淬炼奋进力量,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学院党委获评校级“创先争优”成果二等奖,电子学会团支部荣登2023年度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最具服务力TOP100榜。赵海丽教授获评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李洋教授获评校“三全育人”先进个人,3名学生获评吉林省优秀大学生。学院获批1门本科、2门研究生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个省级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4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典范案例和优秀案例。

这是学科专业建设激流奋进的一年:学院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办好本科教育是一个学院最大良心”的理念,全面开展教学创新实践工作。

2023年本科招生715名,二学位招生145名,硕士招生267名,博士招生30名。刘云清教授团队主持完成的教学成果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李洋教授和郝子强副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分别获得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教指委教改项目2项,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12,吉林省教学改革课题5项。成功举办第三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案例设计竞赛北部赛区竞赛,并荣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在第届鼎阳杯全国高校电工电子基础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荣获最佳工程奖1项,最佳创意奖1项,一等奖3项(位列全国270多所参赛高校榜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第三届吉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获得一等奖1项。获批“汽车电子智慧制造产业学院”校级产业学院。5部教材入选工信部“十四五”规划国防特色学科专业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2023年精品出版选题。

这是科学研究锐意进取的一年:学院坚持推进有组织科研工作,激励高水平项目、培育标志性成果,科研工作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王作斌教授团队和陈桂芬教授团队分别获得吉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新增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173项目1项,学院科研经费年到款突破2400万元,新立项项目合同额超3700万元。以新型政产学研用形式投入到吉林省经济建设当中,推荐吉林省科创专员11人,建立吉林省企业科学家工作室2个,获批吉林省校企联合实验室4个。成功组织召开“第十二届纳米操纵、制造与测量国际会议(由我校注册发起)”“第三届数字信号与计算机通信国际会议”“第五届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和“第三届电子信息工程与计算机科学国际会议(由我校注册发起)”4个国际会议,提高了学院科研活力和学术影响力。

这是人才培养破冰前行的一年:学院长期坚持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将学科竞赛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形成了“以赛促练,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模式。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等多个影响力全国前50的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42人次,其中国家一等奖12项、二等奖23项,省级奖项200余人次。陈晓娟教授团队指导的“纤光未来—电力光纤智能感知与检测研究领军者”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3)金奖并进入全国前十。研究生创新成果层次大幅度提升,获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篇,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SCI检索68篇,其中中科院一区和TOP期刊论文15篇。申报专利161项,授权专利71项。荣获各类竞赛奖励国家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23项、省级奖167项。

2024让我们与时光并进、与岁月携手,砥砺奋进、豁达前行。祝愿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学校事业蓬勃发展!祝愿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欣欣向荣!衷心祝福学院全体师生、海内外校友和关心支持学院发展的各界人士身体健康驰骋山海梦想皆成!

发表时间:2024-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