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百年征程--党史学习专题(四)


建党百年征程 |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焦裕禄精神

人们都说,九曲黄河,最后一道弯就拐在了兰考。但大自然并未眷顾这个豫东小县,内涝、风沙、盐碱这三害,曾让兰考人饱受饥荒贫穷之苦,兰考也成为中国贫困地区的一个缩影。

       1962年冬天,焦裕禄来到兰考,就任县委书记。排内涝、战风沙、治盐碱,他始终和老百姓一起奋战,即便是肝癌的剧痛,也击不垮他摘掉兰考穷帽子的信念。1964年,不满42周岁的焦裕禄去世了,却把焦裕禄精神永远地留在了天地之间。

 2009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把焦裕禄精神概括为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习近平这样评价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远不会过时。

建党百年征程 | 对外交往新纪元: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9711025日晚,位于美国纽约的联合国会议大厅里,人们聚精会神、高度紧张地注视着巨大的电子计票显示屏。2320分,显示投票结果的数字终于跳停锁定。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这一天,联合国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中国同联合国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也是世界正义力量的胜利。从此,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席了联合国的历届会议,与其他会员国一道,在联合国组织内为实现联合国宪章的宗旨、贯彻联合国宪章的原则、维护世界和平、加强各国友好合作、促进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

建党百年征程 |吹响改革开放号角: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1218-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出席会议的中央委员169人,候补中央委员112人。会议由时任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主持。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中国的对内改革先从农村开始,1978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实行分田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包干),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国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得到了明显改善。而对外开放则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创办经济特区,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坚定决心,同时也为逐步扩大对外开放和推进经济体制改革提供了丰富经验。

建党百年征程 | 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尼克松访华

1972221日至2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正式访华。2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抵达北京,受到周恩来总理等中国领导人的欢迎。228日,中美两国发表了指导两国关系的《中美联合公报》,中美交往的大门终于被打开,东西方握手跨过16千英里和20年敌意之桥梁。尼克松此次访华是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中美两国于197911日正式建交  从而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敌对时期。

尼克松访华加速了中日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2925日,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中国,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

建档百年征程丨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五讲四美三热爱”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着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着力深化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1981225日,全国学联、全国伦理学学会、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语言学学会、中华全国美学学会 、中央爱卫会等九个单位,联合作出《关于开展文明礼貌活动的倡议》在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中开展文明礼貌月活动,大兴五讲四美之风。五讲,即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即语言美、心灵美、行为美、环境美。此后,这项活动又和三热爱活动相结合。于是形成了人们所传诵的五讲四美三热爱经典口号。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绝不向一切苦难低头!身残志坚不向命运低头的张海迪,是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之一。她虽然高位截瘫,但发愤自学,掌握了多门外语,翻译并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她强忍病痛,刻苦钻研医学知识,并用自学的针灸技术在农村和县城为群众治病一万人次以上,做了许多健康人都难以做到的事。

建党百年征程丨高技术发展的旗帜:“863”计划

19863月,四位中科院院士、著名科学家王大珩、王淦昌、杨家墀和陈芳允联名向中共中央提出了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邓小平同志为此特别指示:此事宜速作决断,不可拖延。这个建议被提交中央政治局讨论。 由于这个计划的提出和邓小平的批示都是在19863月,所以这个计划被命名为“863计划,全称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加速了创新型国家建设进程,成为我国高科技发展的一座丰碑。“863”计划有效带动我国高技术研究领域实现由点到面、由跟踪到创新发展的转变,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推动形成了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取得如超级计算机、基因组学、宽带信息网、智能工程机械、移动通信、载人深潜器、优质杂交水稻等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带动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发表时间:2021-04-25